酿老酒,品景致。在上高县城郊野市乡,一个上世纪的老酒厂,在股份制改革转型中重新焕发出生机,从低端走向精品,更依托全国首创的丛林发酵酿酒基地打造出了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江西首批工业旅游区,这就是上高五谷村丛林酒博园。1月17日,记者“循香”探访,去看看在产业融合中,他们是如何——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五谷村——先借一句古诗,敲开五谷村的大门。古诗原句中的“杏花村”并非一定是酒家或村子,而是一个等待客人的美丽杏花深处;而这里的五谷村也并非只是酿酒之地,而是一个以酒会友、弘扬酒道文化的生态之地。 酿酒之术造酒道园林邀八方来客 2008年,收购上高第三酒厂不久的五谷村为了“稳妥”起步,沿用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但结果是,白酒产量不错,可销售费用、管理成本过高,加上缺乏管理经验,使得这个毫无品牌积累可言的企业非但没有盈利而且在市场上还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直到五谷村董事长冷继华与团队前往道教圣地拜访丛林五行酿造工艺的道人,双方一见如故。道人将丛林五行酿造工艺向他和盘托出,并相助冷继华利用丛林发酵工艺发展浓香型白酒产业。 丛林郁郁,山泉甜洌,依原生态山体改建的园子虽然不大,占地百亩,但内容却格外讲究,以九宫八卦为格局设计,按九宫次第蜿蜒而设的参观道,就连丛林发酵酿酒基地的丛林也选在松林下,只因松为阴,酒为阳,阴阳匹配,方为和谐。 道法崇尚自然,相对稳定的丛林气候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稳定生长并形成珍贵的微生物群,产出高品质白酒。丛林发酵指的是用陶缸将需发酵的五谷原料放置于植被覆盖率95%以上的丛林中,密封盖上后再加植被层,四周保持原生态的植被原貌,建造形成生态自然的“丛林酒阵”。同时,五谷村还采用山涧洞藏自然生态型藏酒,恒温、恒湿、恒荫条件下让原浆白酒老熟提质。 慢慢地,本想只是建一个酿酒基地,却因上好的生态酿酒环境建成了一个酒道文化主题园,随着懂酒、爱酒的消费者到园子里体验古法酿酒、品鉴仙香酒体,园子开始热闹起来,这让五谷村人萌生了做旅游的想法。
丛林发酵
酒窖 2014年,五谷村开始旅游试营业。生产白酒过程中的丛林发酵基地,洞藏酒窖,酿酒车间;具有道意的“瞻佑台”、“立德台”、“天一水池”、“五谷书院”等都成了五谷村的旅游资源,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人气渐旺,更带动了白酒的业务发展,成为了目前少有的工业与旅游互促共荣的场面。
酿酒车间
五谷书院 2016年,五谷村成立江西五谷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走上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八方来客赏园品酒带酒香飘远 2017年,对于五谷村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仙云洞
三昧酒廊 为争创省级工业旅游区(点)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谷村邀请旅游专家编制了《五谷村丛林酒博园提升方案》,投资千万元增设了游客中心并配置相关服务功能,开启了“五谷山房”体验主体店和“五谷原味”餐厅,新建了停车场(含生态停车场)和3A级旅游厕所、酒文化长廊,扩建了“丛林酒阵”,完善了“天一水池”、“云海柱”等景点,拓宽了景区内的游步道,配备培训了景区从业人员,完善了景区内外部指示牌,开通了县城至景区的公交车……景区的软硬件均得到有效提升。从去年10月1日售票起至去年年底,景区门票收入162万元。
酒文化长廊 近日,五谷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人气孕育商机,而对于五谷村来说,则是形成了“景区营销+五谷山房连锁加盟营销”的商业模式。 在景区,洞藏酒窖成为了“酒银行”。据五谷村销售经理喻彬香介绍,在五谷村的酒窖里,有很多是消费者储藏的原浆酒,百斤起存,68元一斤,储存数年后,酒价就大不一样。“只是三年的酒,我们就可卖到200元/斤以上。”喻彬香说,“另外,消费者存的酒也可在生日、结婚等人生重要时刻使用,五谷村会根据个人要求免费对酒的度数和口味进行调制,同时精工定制酒瓶,很有纪念意义。” 打开半山腰一处洞门,便是酒窖,浓浓的五谷酒香扑鼻而来。记者看到,七八百平方米的酒窖已被各种规格的酒坛占满,最小的百斤,最大的一吨。“去年一年的藏酒数量就增加了25%。”江西五谷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燕说,“我们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系列酒品,形成以洞藏原浆系列、精工定制系列为主,商业接待为辅,低端酒继续缩减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格局。” 在五谷山房体验店,一瓶酒、一杯茶、一桌饭、交交友……五谷山房已成为五谷村的品牌营销平台,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有20多家“五谷山房”在全国不同城市落地,让五谷村的酒香越飘越远。冷继华说,正是通过去年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过程,让五谷村的整体环境、员工素质、管理规范、服务水平等各方面有了提升,也彻底改变了他们传统的销售模式。 再接再厉弘扬酒道向产业融合 一番丛林行,身心与景合,似悟似得道! 丛林深处的五谷书院,是五谷村人的精神驿站。在这里,每周日都会有公益国学讲堂,还有不定期的酒/茶/香道表演、艺术笔会、禅坐精修、读书抄经等活动,可谓“酒出深山傲原味,书入闲林识道一”。 丛林发酵基地外是长长的老木廊庭,带领人们品酒溯源,穿行于中华千年酒道文化中。 丛林中,酒糟生态蔬菜园、中药园圃等还在修建中……弘扬酒道文化,振兴工业旅游,走好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已是五谷村的前进方向。 冷继华表示,2018年,五谷村的产业融合将会扩展至“一二三产”融合。“景区第二期开发建设”已谋划——景区面积将扩大至250亩,以增加酒道文化体验项目为主,拟建“下沉式红岩国际酒窖”、“酒博城(馆)”、“五谷山居特色民宿”、“酿酒延伸产业经济示范园”、“林下养生中药园圃”等。“未来,我们希望还能加入养生养老项目,把一个造酒的园子打造成一个让都市人体验回归的村落。” |